2005/12/29
|
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、 及市民對2005年回顧及2006年前瞻的調查結果 
|
|
|
評論:「特首曾蔭權的最新民望數字是在立法會否決政改方案前錄得,其支持度和支持率雖然尚算高企,但都跌至上任特首後的新低,明顯...」
|
|
詳細內容
|
|
2005/12/22
|
市民對台灣問題的最新調查結果
|
|
|
評論:「接近八成香港市民反對台灣獨立、過半數反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,接近一半認為『一國兩制』適用於台灣地區...香港巿民對兩岸...」
|
|
詳細內容
|
|
2005/12/20
|
市民對社會整體狀況評價及 其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最新調查結果
|
|
|
評論:「可能由於政改爭拗的關係,市民對當前政治環境的滿意程度比三個月前大幅下跌19個百分比,對社會環境的滿意程度則大幅下跌13...」
|
|
詳細內容
|
|
|
「編者的話 : 民主一二三四」
|
|
|
12月3日,台灣舉行「三合一」選舉,結果藍營大勝,綠軍大敗,筆者當時在台北。
12月4日,香港舉行「爭取普選」大遊行,結果有接近10萬巿民上街示威,筆者當日在街頭。
台灣的12.3選舉,國民黨在23席縣市長中取得14席,比原來8席增加6席...
| |
|
鍾庭耀 2005年12月7日
| |
|
| |
政制改革的民意出路
|
| |
隨著特區政府公佈政改調整方案,新一輪政制爭拗已經進入關鍵時刻。坊間評論大多認為,政政改方案將會無法取得立法會三分之二票數通過,出現政府、議員和巿民三輸的局面。面對當前困局,不少有心人士都嘗試提出一些折衷辦法,筆者亦不例外。
須要說明,筆者提出的建議,是個人獨立思考的結果,沒有與任何人士討論,亦沒有要求任何政治力量支持。此外,筆者兼負學術研究者和民意調查員雙重身份,一向把數據和評論分類處理,希望讀者亦能分辨清楚...
| |
|
詳細內容
| |
音頻調查不能作準
|
| |
感謝曾蔭權政府對民情民意的重視,使社會再次關注民意調查的作用。特區政府最近推出的政改和西九方案,都刻意引用了政府委託民意調查的結果,來支持自己的建議。筆者最近以不同形式討論過有關調查的局限,又提出了一個政府仍未回答的問題,即調查問卷的設計和審議工作負責誰屬的問題,以便釐清調查機構的責任和獨立程度。
| |
|
詳細內容
| |
|
|